9月目标:主要目标-协助部门完成采购资料归档(优先且重要);完成转正汇报。
次主要目标(重要且紧急):
输出识庐慧图企业画像、中科锦智企业画像;输出湾区政策分析 ;
输出大模型厂商优劣势对比;输出智慧养老行业报告,数字政府建设1.0-2.0脉络分析。
其他目标(不紧急):
协助中心其他同事的工作。
9月工作完成情况:完成35份归档,质量较好(通过了晓琳的复核)。转正汇报完成,就表达而言有进步,但工作完成情况确实比较滞后。识庐慧图企业画像一直没改,中科锦智画像没写,湾区政策分析框架没出,大模型厂商对比只有框架,智慧养老行业报告只有框架,数字政府脉络有XMind但还没给导师看。总结:欠账太多。
原因分析:1.太在意是否完美,想抠细节而忽视了大局。这一点在数字政府脉络和归档复核工作中体现的淋漓尽致。比如我已经完成了数字政府脉络分析,但迟迟没有发给导师看,其实自己也不确定还要补充什么,这种情况可能交给导师听听她的建议更好。但事实是我没有发,还被导师催促,导致自己压力很大,感觉骑虎难下(因为感觉自己用了这么久时间,如果把这个交出去是不是显得很单薄?给自己增加要求却无法完成会让我很焦虑)
2.对别人的信任不足,不会利用资源。例如湾区政策分析,这个任务超哥喊了龙飞协助我完成,我只是让他收集了政策就结束了,后面我就想自己去完成分析报告撰写,但由于本人的工作能力有限,这个也迟迟未推动。或许我应该先让龙飞试着写写,然后自己修改。撰在自己手里只是拖了进度。
3.对领导的期望理解有偏差。我接到智慧养老行业报告的任务时,脑海里总觉得要写出一篇惊天地泣鬼神的报告,但直到我准备转正汇报时,超哥才说他只是想让我把所学的内容套入公司的报告框架,练练手。尽管应该竭尽全力把报告做好,但有个初稿好过我现在只有一个框架,更何况领导也说了只是练手。对不同任务的要求是各有差异的,精力有限,没必要一直高要求对待每件工作。还是那句话,学会抓大放小。
4.没有对任务进行排期,也没有逼着自己按时完成。进入职场后,领导很多次和我说要学会多线程工作,转变为职场思维。但就我目前的表现来看,还是保持着读研时期那种散漫、自由的状态。具体体现在,接到任务没有倒推时间明确每个周期(日/周)自己应该达到的目标,只想着到时间能完成就行,缺乏将目标细化落地这一环。更甚的是,目标没有按时完成也没有认识到问题的紧要性,一味地和领导申请延期、延期、延期。一方面这样会打击自己的信心,平添焦虑和内耗;另一方面,领导也会怀疑你的能力,对你的信任度降低,以后有机会也不确定能不能给你。所以建立自己的信任储蓄很重要,这一步就需要对自己做出的承诺努力完成。
5.减少不必要的加班。最近两周加班很多,但自己的加班时间没有好好利用起来,能效比很低(很多时候是在和萌姐闲谈……)我昨天翻起日记,突然看到之前在DJI实习的时候,康妮和绮雯已经提醒我要少加班了,保持work-life平衡很重要。很多人看我加班都说我很认真,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虽然坐在工位却没什么产出。盲目加班只会压缩我复盘和恢复精血的时间,已经一个月没有锻炼也没去参加工会的舞蹈课了,还是该逼着自己提升效率才对。总之,要学习怎么加班才是有效的加班。
对策:1.学习抓大放小,将优先级排序。不该自己操心的问题少操心, 明确好领导者是谁,专注做好自己的事。 不必严格要求的内容就放手,争取更多时间赶上进度。
2.确认领导的期望,不要自己给自己加码,导致畏难而拖延去做。这个过程需要自己主动和领导沟通,必要时需帮助领导建立合理的预期。
3.尝试练习双赢思维,与别人明确好目标后便放手让别人去做,自己做好协助和考核工作即可。
4.减少无意义的加班,给自己更多总结和思考的时间,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。